菜鸟的学习 导航

苏轼生平经历的三个阶段 可以把苏轼的人生分为几个阶段?

2024-05-18m.verywind.com
苏轼生平分为哪三个阶段?简单点,200字左右~

苏轼(1036—1101),字子瞻,一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,四川眉山(今四川县名)人。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,七岁知书,十岁能文。宋仁宗嘉佑二年(1057)与父亲苏洵,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,世称“三苏”,但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,他是北宋杰出的诗人、词人和散文家。
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二岁。他的政治生涯是在北宋统治阶级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中度过的。对王安石的变法,他的态度比较保守,曾多次上疏陈述新法的弊害,并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要求外放,先后任密州(今山东诸城)、徐州(今江苏徐州市)、湖州(今浙江湖州市)等地方官吏。后因御史弹劾他以诗讪谤朝廷而被捕入狱。出狱后,贬黄州(今湖北黄冈)团练副使。宋哲宗时,旧党执政,苏轼内调为翰林学士、侍读、龙图阁学士。因他多年外放,对新法的优点已有体验,此时废弃新法,他反而出面反对。因此,他又再次外放,先后出任杭州、颖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知州,做过一些于人民有利的好事。宋哲宗赵煦亲政后,起用新党,罢斥旧党,苏轼竟被放逐到惠州(今广东惠州市)、儋州(今广东海南岛儋县)。徽宗赵佶即位,遇赦北还,卒于常州旅舍。
苏轼是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大家,诗、词、散文、书法、绘画均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独创的成就,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。他的诗歌创作扫荡了宋初纷华绮靡的恶习,给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,奠定了宋诗的独特面貌。他的优秀诗篇反映了人民的疾苦,揭露并讽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,抒写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,描绘祖国壮丽河山,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。在词的创作上,他是革新的主将,其贡献远远超过他以前的词人。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,扩大了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,例如咏史、游仙、悼亡、惜别、登临、宴赏,以及山河风貌、田园风光、参禅悟道、哲理探讨等等,他几乎无所不写。他摧毁了词原来所具有的那种狭隘的藩篱,改变了“词为艳科”的传统观念,为词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的天地。他以诗为词,把词扩大到“无意不可入,无事不可言”的境地,并且在形式、语言、音律等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,取得了很大的成功。他的词风豪迈奔放,笔力雄健,清新自然。
苏轼政治失意,长期遭受贬谪,经历十分坎坷,但他却能始终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。但是,另方面,由于他受老庄思想影响,所以在诗、词和散文创作中,经常流露出超然物外,隐退避世与孤芳自赏等消极思想,即使在那些比较积极的作品中,也同时杂有这些消极成分。艺术上,他以议论为词和用典过多,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词的形象性,甚至对后人产生过不良影响.有《东坡乐府》,存词三百余首。

第一阶段
苏轼二十一岁以前。苏轼的父亲苏洵发愤虽晚,但用功甚勤。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,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。当然,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,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,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。
这一阶段,苏轼对于政治十分乐观,又正值风华正茂。

第二阶段
嘉佑元年,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,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。翌年,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,以一篇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,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弟子所作,为了避嫌,使其只得第二。嘉佑六年,苏轼应中制科考试,入第三等,为“百年第一”授大理评事、签书凤翔府判官。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,丁忧扶丧归里。熙宁二年服满还朝,仍授本职。他入朝为官之时,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,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,此时神宗即位,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。苏轼的许多师友,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,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,被迫离京。朝野旧雨凋零,苏轼眼中所见的,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“平和世界”。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,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,认为新法不能便民,便上书反对。这样做的一个结果,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,不容于朝廷。于是苏轼自求外放,调任杭州通判。
此时苏轼心中不止有了走好仕途的志向,更是产生了渴望改变朝政的想法,也为他后来遭受种种磨难埋下伏笔。

第三阶段
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,任满后,被调往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,任知州。政绩显赫,深得民心。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,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。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,大做文章。元丰二年,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,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,“文字毁谤君相”的罪名,被捕下狱,史称“乌台诗案”。
出狱以后,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。这个职位相当低微,并无实权,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,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,种田帮补生计。“东坡居士”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。
宋神宗元丰七年,苏轼离开黄州,奉诏赴汝州就任。由于长途跋涉,旅途劳顿,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。汝州路途遥远,且路费已尽,再加上丧子之痛,苏轼便上书朝廷,请求暂时不去汝州,先到常州居住,后被批准。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,神宗驾崩。
哲宗即位,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。在朝半月,升起居舍人,三个月后,升中书舍人,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。
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,认为其与所谓“王党”不过一丘之貉,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。
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,又不能见谅于旧党,因而再度自求外调。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,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。
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。但元佑六年,他又被召回朝。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,外放颍州。 元佑八年新党再度执政,再次被贬至惠阳。而后,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。据说在宋朝,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。后徽宗即位,调廉州安置、舒州团练副使、永州安置。元符三年大赦,复任朝奉郎,北归途中,卒于常州,谥号文忠。享年六十五岁。
这一阶段,苏轼的仕途和人生遭遇了许些波折磨难,使他产生了轻微的厌世思想,但内心仍希望改变朝廷的现状,却无奈一波三折。

  • 苏轼人生四个阶段及代表作
  • 答:2、壮年时期: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,成为翰林学士,在这一时期与曾巩、程颢等人一同经历了著名的乌台诗案,被贬谪黄州,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《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》和《惠崇春江晚景二首》等。3、成熟时期:苏轼在黄州待了五年,这是苏轼人生的低谷,但也是文学和书法创作的高峰期,这一...

  • 苏轼的一生有哪四个阶段?
  • 答:苏轼的一生有哪四个阶段?  我来答 1个回答 #热议#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?金果6333 2022-08-05 · TA获得超过115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:11 采纳率:100% 帮助的人:3785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、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(1037年1月8日...

  • 苏轼的人生经历
  • 答:人物生平 1、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(1037年1月8日)出生于眉州眉山,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。苏轼的父亲苏洵,即《三字经》里提到的“二十七,始发奋”的“苏老泉”。苏洵发奋虽晚,但是很用功。苏轼其名“轼”原意为车前的扶手,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,不可或缺之意。庆历八...

  • 苏轼人生四个阶段及代表作是什么?
  • 答:宋代: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?夜来风叶已鸣廊。看取眉头鬓上。酒贱常愁客少,月明多被云妨。中秋谁与共孤光。把盏凄然北望。译文: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,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?到了晚上,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,响彻回廊里,看看自己,愁思爬上了眉头,鬓边生出了白发。酒并非好酒...

  • 苏轼的人生经历 苏轼人生经历简介
  • 答:1、早年经历。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(1037年1月8日)出生于眉州眉山,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。苏轼的父亲苏洵,即《三字经》里提到的“二十七,始发奋”的“苏老泉”。苏洵发奋虽晚,但是很用功。苏轼其名“轼”原意为车前的扶手,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,不可或缺之意。庆历八年(1048...

  • 苏轼的人生经历是什么?
  • 答: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,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。当时有人(李定等人)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,大做文章。元丰二年(1079年),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,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,“文字毁谤君相”的罪名,被捕下狱,史称“乌台诗案”。 苏轼坐牢103天,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。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,...

  • 苏轼的生平经历
  • 答:1、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眉州眉山,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。2、嘉祐元年,苏轼首次出川赴京,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。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、十九岁的苏辙,自偏僻的西蜀地区,沿江东下,于嘉祐二年进京应试。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,苏轼一时声名大噪。3、熙宁四年,苏轼上书谈论新法...

  • 苏轼的坎坷一生(被贬路线)
  • 答:3、然而,由于他的直言不讳和批评朝廷的行为,他多次遭到贬谪和监禁。苏轼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困顿,但他始终保持了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。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,他的才华和精神将一直被人们所景仰和传颂。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—苏轼 ...

  • 为什么说苏轼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?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?
  • 答: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曲折。他虽才高八斗,却总不得重用,或因做诗不慎,或因出言直率,一再被他的政敌们抓住把柄,大做文章,害得他在将近40年的官宦生涯中,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。苏轼有着多年的贬谪生涯,然而他并不灰心丧气,每到一地,总想着造福一方百姓。苏轼并非脱离政治、...

  • 苏轼的生平迹事
  • 答:这样做的一个结果,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,不容于朝廷。于是苏轼自求外放,调任杭州通判。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,任满后,被调往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,任知州。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,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。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,大做文章。元丰二年(1079年),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,...

    户户网菜鸟学习
    联系邮箱
    返回顶部
    菜鸟的学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