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鸟的学习 导航

苏轼小时候读书的故事

2024-05-31来源:本站编辑

  • 关于古诗的小故事
  • 答:1、《游山西村》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。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。报国无路,带着满腔的悲愤,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(今浙江绍兴)。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,常常伴着青灯,独坐到深夜。 第二年的四月,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,准备迎接春社(祭祀土地神的日子),一片欢乐的 气氛。陆游忽然想去看看...

  • 苏轼的感人故事。。诗
  • 答:夜来幽梦忽还乡,小轩窗,正梳妆。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冈。”先叙述一下这首词的背景吧。苏东坡的结发妻子王弗,是眉山青神人,十六岁时与比他大三岁的苏东坡成婚,婚后两人恩爱,生有一子苏迈。东坡《亡妻墓志铭》写道:“见轼读书,则终日不去。”颇有“红袖...

  • 苏母勉夫教子的故事出自哪部文献
  • 答:苏洵是家中的小儿子,父母大约也不怎么管束他。所以他从小就不喜欢读书,聪明而顽皮,好交游和四处游历。...惟轼与辙,既冠且昏。教以学问,孰知子勤?提携东去,出门迟迟。今来不捷,后何以归?亦既荐名,试于

  • 名人苦读的故事有哪些
  • 答:名人苦读的故事有:苏洵发愤、匡衡凿壁借光读书、车胤囊萤夜读等。1、苏洵发愤 苏洵他小时候很贪玩,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,从此开始发愤读书,抓紧一切时间学习。有一年端午节,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。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。将近中午时,夫人收拾盘碟时,发现...

  • 苏东坡的散文(5篇)
  • 答:他小时候羡慕朱家、郭解的为人,乡里的豪侠都归附他。年岁稍微大一点以后,改变平日志向去读书,想凭这在世上做一番事业;可是始终不得志。晚年就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一个叫做岐亭的地方。住的是茅草屋,吃的是粗茶淡饭,不和世人通音信;抛弃了豪华的车马,毁掉了原先的穿戴,凭着两只脚在山里来往。山里人没有谁...

  • 苏东坡在杭州的故事
  • 答:苏轼治西湖:苏东坡杭州清淤留下“天堂美景”,熙宁四年(公元1071年),苏东坡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,被迫离开京城,赴杭州担任通判。这是他一生中所到的第一个西湖。在杭州通判任上,苏东坡写下了描写西湖景色的 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: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卷地风来忽吹散,...

  • 苏洵的轶事典故
  • 答:道教则是中国土生土长之宗教,产生于东汉,到南北朝经陆修静、陶弘景的改造,由民间道教发展为成熟的官方道教,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,到唐宋也发展到了顶峰。宋承唐制,是一个重儒、崇道的时代。以道教为例,北宋崇道以真宗、徽宗二朝为盛。宋真宗时期,阶级矛盾、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都比较...

  • 有谁知道名人读书的故事?急!谢谢!(400字左右)
  • 答:我宁愿做一个穷人,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,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。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,酷爱读书。 他在读中学时,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,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,成为三脚床。每天读到深夜,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,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,他一下子被惊醒...

  • 名人读书的故事
  • 答: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,经常爱和同学在一齐讨论,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。 名人读书的故事 篇9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,经常读到深夜,因为怕自我睡着,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,每当自我昏昏欲睡,头垂到必须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,从而防止自我打瞌睡犯困。 名人读书的故事 ...


    网友点评:

    慎勤券15094686260:   成语出人头地的故事 -
    天镇县2173回复: 苏轼小时候,天资聪颖,由于书读得多,字也认得多,再加上文章写得好,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.在一片赞扬声中,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. 有一天,便在自己书房门上手书一联,以显示自己的才华,联文是:读尽人间书,识遍天下字.对联贴出...

    慎勤券15094686260:   苏轼的故事 -
    天镇县2173回复: [答案] 1、年少轻狂的苏轼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,因为聪慧,常得到师长赞扬,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:“识遍天下字,读尽人间书.”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,苏轼不识书中的字,老妪借此委婉批评了苏轼,于是苏轼把...

    慎勤券15094686260:   苏轼一生里重要的事迹. -
    天镇县2173回复: 他的父亲苏洵,即《三字经》里提到的“二十七,始发愤”的“苏老泉”.苏洵发奋虽晚,但用功甚勤.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,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.当然,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,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,...

    慎勤券15094686260:   求苏轼的有趣小故事!急急!!!!!! -
    天镇县2173回复: 苏轼胡须稀疏,秦观胡须繁盛,二人有一次互开玩笑. 秦观对苏轼说:“子曰:'君子多胡(乎)'.”言下之意苏轼胡子稀少不是君子. 苏轼对曰:“不对,子曰的是“繁(樊)须...

    返回顶部
    联系邮箱
    户户网菜鸟学习菜鸟的学习